视频压缩神器—⼩丸⼯具箱—⼩丸⼯具箱⼊门操作教程
本教程为⼩丸⼯具箱⼊门操作教程,仅对⼩丸⼯具箱的重要功能作详细解释,不涉及压制参数⽅⾯。 当前教程以236版本作讲解,可能某些功能通过⼩丸的后续更新变得有些不同,仅供学习参考。
“视频”选项卡:
这⾥是压制视频的地⽅。
通常来说, 你把视频添加到“单视频压制操作范围”⾥⾯, 在“通⽤参数”⾥调试你所要的参数, 点击压制即可。 批量压制同理, 不过它点的是右下⾓的压制。
普通的压制只需要调⼀调CRF的数值和视频的分辨率即可, 不需要搞其他更深奥的东西。
还有⼀点, 就是你可以在输出的选项上, 选择你压制后想输出的格式 (例如MKV和FLV)
需要注意的是, ⼩丸会⾃动识别跟视频同名的字幕⽂件, 在“单视频压制操作范围”增加视频后, 它会⾃动添加同⽂件名的字幕⽂件上去, ⽽在批量压制的框框⾥, 视频⽂件名会变成蓝⾊, 跟第⼀张图的效果那样, 再勾上内嵌字幕, 就可以压进去了。如果字的颜⾊是⿊的, 那么 就说明没关联到字幕。
视频选项详细解说:
编码器:
⽆论是32位还是64位, 都⽆所谓, 跟着系统⾛就⾏了。
“X264_GCC”, GCC的意思是⽤GCC编译的X264版本。
⾄于怎么选择都没必要纠结, ⼀般压制是没区别的。
⾳频模式:
⼩丸这⾥分为3个模式, 复制、压制、⽆⾳频流。
复制模式:顾名思义就是直接复制过来。在使⽤这个模式之前, 你需要考虑原视频的⾳频是否能封装进你所压制好的容器⾥。 压制模式: 就是把⾳频给压制了, 需要注意的是该选项是跟“⾳频”选项页中的设置是通⽤的。
⽆⾳频流 :那就是没有⾳频了。
分离器:
这⾥⼀般选项为auto, 没啥事不要动它。
压制视频出来画⾳不同步, 有很⼤⼀部分都是分离器出问题, 要是出现这个问题, 请提供压制⽇志到论坛或交流群内报错。
起始帧和编码帧数:
该选项默认为0, 如果你只需要压制该视频的其中⼀⼩段, 那么你只要在“起始帧”设置从第⼏帧开始压制, 在“编码帧数”上设置要压多 少帧即可。
使⽤该功能时最好选择“⽆⾳频流”。
CRF:
该参数的质量范围⼀般为1-51, ⼀般设置21-25之间就可以, 此值越⼤码率范围越低。
在21左右就可以压制出画质好, 码率⽐原本视频低的效果了。如果是⽹络播放则设为24即可。 (压制出来的效果视现实中的情况⽽定。) 在X264参数中的 CRF (Constant Rate Factor) , 这种码率控制⽅式是⾮常优秀的, 以⾄于可以⽆需2pass压制, 即使1pass也能实现 ⾮常好的码率分配利⽤。
很多⼈在压⽚的时候不清楚应该给视频压到多少码率才⽐较好, CRF就是按需要来分配码率的。
所以我们都推荐使⽤这个参数来压制。
2Pass:
⼀般是给控制体积和码率⽤的, 压出来的画质好与坏, 得看你定下了多少码率和你的⽚需要多少码率。
2pass正是有“压制需要两遍, 浪费时间”、 “出问题的概率多”、 “压制出来的效果不太好”等缺点, 所以我们⼀般都不推荐⼤家使⽤。
⾃定义:
就是给你写⾃⼰的参数⽤的。使⽤之前, 请确定你对X264的参数知识有⼀定了解, 不要⽆脑复制别⼈的压制参数就直接压, 这不⼀定适合 你的⽚源。
“⾳频”选项卡:
⾳频选项卡⾥就简单得多, ⽆论是⾳频还是视频拖进这⾥就可以压制出⾳频⽂件出来。
需要压制出不同⾳频格式, 选不同的编码器即可。
⾳频合并功能还是有点⼩问题需要优化, 所以暂时不推荐使⽤。
还有⾳频选项卡的设置是跟视频选项卡共⽤的, 所以压制出问题了, 也可以看看是否调了⾳频设置的原因。
“常⽤”选项卡
现在⼩丸的“常⽤”选项卡⾥就两个⼤功能, ⼀图流和其他。
⼀图流
⾳频码率:压制⾳频到所填写的码率, 如果不需要压制勾选复制⾳频即可。
FPS: 最好填上23或者30⽐较常⽤的帧数, 如果直接⽤1的话, 调戏进度条会⽐较困难。
CRF:跟压制的CRF同理,默认就好。
时间:把⾳频拖进去后, ⼩丸会⾃动识别该⾳频有多少秒, 如识别有误, 可⼿动更改。
在勾选了“复制⾳频流”的情况下, 请不要直接使⽤AAC格式⾳频, 要把它封装成M4A或MP4格式才能正常运⾏。
其他
截取视频:
起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时间格式为 时:分:秒, 设定时间只需要结束时刻⼤于起始时刻点击“截取”即可。 截取之后总时间可能会有点误差, 属于正常现象, 不影响使⽤。
Transpose:你要把画⾯怎样旋转, 就选哪个, 选好点击“旋转”即可。
“封装”选项卡
合并为MP4
可以把单独的H264⽂件和AAC⽂件封装在⼀起或者把MP4⾥⾯的⾳频替换掉。
⾄于FPS和PAR, 这些是万年不⽤改的选项, 可以不⽤理。
合并为MKV
这⾥仅提供⼀些基础的MKV封装功能, 如需要⽤其他复杂功能, 建议你使⽤MKVExtractGUI等⽐较专业的GUI。
批量封装
视频只要是AVC+AAC格式的, 都可在这⾥批量封装成MP4/MKV/FLV/AVI等格式。
需要注意的是, ⾳频不是AAC格式的都会被转成AAC格式。
“抽取”选项卡
抽取就三个选项。
所有格式和FLV基本上是通⽤的, 区别就是按钮数量的多少。
MKV的抽取就是要抽那个轨道就点哪个。
如果MKV抽取有问题, 可以使⽤第三⽅抽取。
“AVS”选项卡
会⽤的基本都懂, 不会⽤的你还是找找关于AVS的教程吧, 我这渣渣就不在这误⼈⼦弟了。
“MediaInfo”选项卡
视频拖进去后, 视频的详细信息⼀⽬了然, 报错必备。
“设置”选项卡
界⾯语⾔: 有简、繁、英、 ⽇4种选项。
显⽰启动画⾯: 可在这关闭启动动画。
托盘模式:该功能仅仅是压制时托盘有个⼩丸图标, 在图标中悬停会有简要的压制进度信息, 并且压制完成后会弹出提⽰。
其实这个设置的名字有点误导, 因为⼩丸⼯具箱就算开启这个功能也是不会缩到托盘中, 在以后的版本更新中该功能的名字应该会改。 X264优先级:这个选项可以设置程序的优先级, 不会⼤幅度提升或降低压制速度, 顶多是能让你⼀边凑合着玩游戏⼀边压制。
X264线程:⼀般来说⼩丸的X264只能利⽤到16线程, 所以让它auto就可以。
X264⾃定义命令⾏: 如果你在使⽤CRF或2PASS模式时, 在本框框中所写的参数, 就会添加或修改进去。要是你使⽤的是⾃定义, 则完 全覆盖。
预览播放器: 可以在这⾥指定AVS的预览播放器。
退出程序时删除所有临时⽂件:该功能开启后, 在退出软件时, …/ MarukoToolbox/tools⽂件夹⾥的批处理等临时⽂件会⾃动删除。 启动X265:勾上了就能⽤X265了哦, 该功能还在测试中, 所以默认是不开启的。
还原默认设置:⼩丸被玩坏了可以点这⾥ 。∀)σ
查看⽇志:点击即可查看最新的⽇志⽂件, 如果要查找以往的⽇志⽂件, 可以去 …/ MarukoToolbox/logs⽂件夹⾥查找。 删除⽇志:点击后整个logs⽂件夹被删除。
暂无评论内容